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纺织业逆袭: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15  浏览次数:123
核心提示:你从外地来柯桥一定是因为纺织吧,柯桥这个地方十个人里面有九个是做纺织的。出租车司机操着一口地道的绍兴话说,这从侧面印证了浙江绍兴柯桥是托在一块布上的魅力新城。不知从何时起,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行业成了低端和廉价的代名词。

“你从外地来柯桥一定是因为纺织吧,柯桥这个地方十个人里面有九个是做纺织的。”出租车司机操着一口地道的绍兴话说,这从侧面印证了浙江绍兴柯桥是“托在一块布上”的魅力新城。

不知从何时起,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行业成了“低端”和“廉价”的代名词。而在柯桥这个汇集了12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全球近1/4纺织产品交易量的‍‍中国轻纺城‍‍里,记者通过走访花型、纱线、面料、布艺等多家企业,切实感受到了纺织业正在‍‍转型升级‍‍。

自主研发新技术

‍‍‍‍‍‍浙‍‍江新乐纺织化纤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中高档男衬衫面料的纺织生产企业。走进公司的研发设计中心,各种不同系列、颜色、图案的面料整齐地叠放在展台上,琳琅满目,这便是被客户喻为衬衫面料“超市”的样品展示室。

“这种天丝棉面料,和棉结合后色泽鲜艳,柔和滑爽;这种银抑菌防臭面料,采用了世界先进的银离子杀菌技术。”新乐纺织办公室主任徐国友介绍道。

徐‍国友告诉我们,企业的衬衫面料是传统产品,一直以来生产主要依靠客户提供样品,企业按样加工,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仅停留在制造车间的地位,不但产品附加值低,而且企业没有定价权,完全受制于人。‍‍‍‍

‍ 

“只有产品自主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徐国友说,为此企业在2002年设立了衬衫面料研发中心,专门从事‍‍新产品‍‍开发,以不断推出的新品种来满足下游衬衫服装企业的需求。

浙江吉麻良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纺织新材料、纱线面料、服装服饰及居家产品设计研发及生产为一条龙产业的纺织型科技企业。

在柯桥总部的汉麻美学生活馆展馆内,公司总经理王珺华指着墙上的展板,从“西施浣纱”、“越贡麻布”、“越麻滥觞”讲起,‍对汉麻的发展历史及特性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纺纱是织布的基础,有一根好的纱才能织出好的布。而纺纱这个环节的核心技术由公司研发,目前公司发明专利中纺纱技术有好‍几个。”王珺华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

为了设计出具有时尚感的现代服饰,公司一直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并专门组建了一个研究团队,联合国内新材料领域的专家成立了两‍个院士工作站,主要从事技术研发,十年来已经持续投入了7000万的研发经费。

借力互联网  实现模式创新

浙江瓦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是代表“时尚柯桥”参加2015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花型设计服务平台。瓦栏网自2012年建站以来,吸引了11个国家的3万多名客户和国内外1900多家花型设计工作室,成为了二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帮助客户加快面料开发效率和降低开发成本,帮助设计师实现自由设计和创业,大大提升了花型供需匹配的效率。

瓦栏网副总‍经理、“瓦栏学院”发起人、韩国STD花样设计联盟资深原创设计专家金南元认为,“中国文化是世界新的流行方向,纺织行业想要做大做强,需要更多优秀的花型设计师的加入,将中国文化画出来。”

自1988年‍创建以来,浙江金蝉布艺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作为“企二代”的总经理杨卫身上散发出一种淡定稳健的气场,在他接手后金蝉布艺经历了一次蝶变。

2016年10月,窗帘O2O‍‍电商‍‍平台——“万家帘品”正式启动。据杨卫介绍,“万家帘品”依托轻纺产业基地和天猫数据资源,联合专注生产窗帘数十年的品牌厂家和优质加盟店,力求打造一个窗帘行业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服务型品牌,真正实现“线上交易、线下体验”的新模式。

“采用这种新模式后,每一款窗帘开发设计的周期大大缩短,销量数据可以及时反馈给设计师,而在传统销售模式下,要3到6个月‍才能得到反馈。”杨卫表示。

业内人士指‍出,传统制造行业并非没有出路,而是企业要找到自己的出路,这才是转型升级的正确方式。

‍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